隨著空汙日益嚴重,電動車技術成熟,歐洲許多國家早已訂好終結燃油車的時間表,如荷蘭、挪威將於2025年禁售燃油車且五年後禁縮其路權,「巴黎呼吸計畫」則在市區只能行駛電動車。而最近空汙問題迅速惡化,行政院長賴清德責成交通部與經濟部,儘速評估全面使用電動車的時程,要求比歐盟預定的2040年更早實施。
其實電動車政策改變的不只是車輛的動力,它將對台灣的能源經濟、交通面貌乃至民眾的生活型態,都產生重大影響。因此,政府應審慎規劃此一政策行動,讓民眾有樂於配合的意願,現有汽機車產業也能順利調適,進而帶動電動車與衍生事業的發展。在此建議四個策略可優先進行:
一、電動機車帶頭走
機車雖不是最大的移動汙染源,但全台近1,400萬輛摩托車每天穿梭於人群,卻最直接讓民眾吸入廢氣。因此推動電動機車應屬拯救國人心肺的首選要務,其中為數眾多的郵務、警務機車,更應優先發揮帶頭推廣的效果。
國人擁有機車比率不但是全球之冠,事故率也始終高居不下,既帶來無數家庭悲劇,更嚴重影響國家生產力。於是在逐步汰換燃油車的同時,交通部應制定電動機車的速率規範與安全配備,並導入智慧管理元素(機車版的車聯網),讓廣大機車騎士今後能享有較安全的騎乘工具。
而相較於電動汽車,台灣對於電動機車的研發與製造,也有較大的技術自主與發展能力。因此優先讓電動機車普及,能兼收「環保政策行銷、提升騎乘安全、促進產業發展」的多重效益。
二、體驗共享新經濟
當國人仍習於現有燃油車的持有與使用時,推行電動車的另一捷徑,當屬「共享電動汽機車」的行銷手段。從近年來各縣市競相推出的共享單車可發現,提供「免購車持有」的共享經濟服務,可改變民眾購車動機與擁車需求,此一「按需使用(on demand)」的新交通行為,不僅增進車輛資源的使用效率,更能緩解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,間接達到機動車輛成長管理的政策目標。
三、能源產業新商機
誠如本土品牌Gogoro自我定位「不只是電動機車的銷售者」,未來各類型機動車輛改用電力之後,中油、台塑石油都有機會華麗轉身,變成「能源運籌事業」。「中油為台灣加油」的油品銷售將成為過去,取而代之的是「中油隨時為你充電」,而電力來源可能來自各機關、企業、學校或社區的綠能種電,於是透過能源運籌業者的供需調度,你我既可以是電力的消費者,也是生產者,這將是未來能源產業的新業態與新商機。
四、加油站通路再造
便利普及的充電(換電)設施,是推廣電動車的基礎建設。未來不只路邊停車格與路外停車場都必須廣設充電柱,讓停車者享有「停車即充電」的不斷電服務,目前中油與台塑的加油站,也應轉型為多功能的電力中繼站,在車主進站充電或抽換電池,將比過去加油耗費較多時間的情況下,業者應善用顧客的停等時間,讓加油站創造更多的延伸商機,發揮通路再造的新零售價值。
(作者是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